《联合早报》-中国-新闻
杨丹旭:三中全会能改变什么?
为期四天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7月15日起在北京召开。为期四天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星期一起在北京召开,这场重要的会议前, 外界都在问一个问题:三中全会能改变什么?据新华社发布的消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星期一上午代表中共政治局向全会做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向全会作了说明。
官方再发布与这场闭门会议相关的消息,预计得等到星期四。全会闭幕后,上述《决议》讨论稿会获通过,并成为指导中国从现在起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批中国咄咄逼人 新西兰总理:非常关切仁爱礁局势
新西兰总理拉克森今年6月13日在惠灵顿总督府同到访的中国总理李强举行会谈。新西兰总理拉克森星期天批评中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咄咄逼人,试图阻止菲律宾向仁爱礁的坐滩军舰提供补给。他希望今年与马尼拉达成部队互访协议,允许新西兰在菲律宾部署军事资产。
受访学者指出,尽管拉克森上周在华盛顿参加北约领导人会议后,对中国进一步强硬,但不意味着对华政策将大调整,更多是借势积累在经济上与北京讨价还价的筹码。
中菲去年以来对仁爱礁坐滩军舰的补给问题频频发生摩擦,最近一次严重冲突是在6月17日,八名菲律宾军人在冲突中受伤。
拉克森在英国《金融时报》星期天刊登的采访中,敦促中国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义务,并称维护国际法对惠灵顿来说非常重要,航行自由对新西兰这 样的贸易国家来说也很重要。
拉克森说,惠灵顿希望今年与马尼拉达成部队互访协议,允许新西兰在菲律宾部署军事资产。
菲律宾和日本上星期一刚签署类似协议,被视为矛头直指中国。
拜登政府上台后持续主导并组织多边安全安排,作为遏制中国战略的一部分。美澳日菲今年4月首次在南中国海进行联合军演,向北京释放强烈的军事警示信号。拉克森表示,他对未来参加类似军演,持非常开放的态度。
新西兰海军过去曾在南中国海航行,但未行经台湾海峡。拉克森星期天并未排除新西兰到台海巡航的可能性,强调政府尝试增加国防预算,将专注明确安全优先事项。
拉克森今年6月中在惠灵顿与到访的中国总理李强举行会谈,希望加强经贸合作。他星期天强调,新西兰寻求平衡战略,包括在乳制品贸易、再生能源等与中国合作,但仍视北京为印太地区的“战略竞争对手”。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王宏仁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南中国海是大洋洲国家出口农产品、能源等商品的必经之路,航行自由关乎经济运输安全。中国上月中与菲律宾在仁爱礁发生严重冲突,叠加持续寻求在南太平洋扩大影响力,都加剧新西兰的警惕担忧。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星期五在北京分别会见访华的所罗门群岛总理马内莱、瓦努阿图总理萨尔维时说,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开展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不谋取任何私利;在地区中不寻求大国竞争,不谋求地缘势力范围,不干涉别国内政,不逼迫别国选边站,试图安抚区域国家。
王宏仁分析,中国不断加强与南太平洋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高度不安,质疑北京正试图影响太平洋岛国内政。
新西兰在五眼联盟国家中,对中国的态度相对缓和。但拉克森的中右翼政府近年有意深化与美英澳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并考虑参与中国反对的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第二支柱。
拉克森星期天指出,新西兰对参与专注在先进科技的AUKUS第二支柱,同样持非常开放的态度。
新西兰目前不是北约成员国,但是同北约和欧盟互动日益频密的印太四国的一员;其他三国是日韩澳。拉克森11日在北约华盛顿峰会结束后指出,新西兰须要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王宏仁分析,新西兰近期对中国展现更强硬姿态,但不意味着对华政策出现重大转变。拉克森目前更多希望利用南中国海问题向中国施压,希望在经贸磋商中得到更多筹码。
约20名中国大陆官员据报获准赴金门参加活动
金门附近海域态势紧张之际,据报约150名中国大陆人士获准组团到金门参加金厦泳渡活动,包括20名大陆官员。
台湾《旺报》星期一引述知情人士报道,台湾陆委会为了让活动避免统战色彩,在审核大陆方面提报名单时,特意把几名台办和统战系统官员排除,只批准放行大陆体育事务官员入境。
放行官员包括大陆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干部王强、福建省体育局长叶得盛、厦门市体育局长阮敦梁等,以及部分厦门市经济社会处官员。陆委会拟派出处长为泳渡赛鸣枪,届时可望与大陆官员自然互动。
知情人士透露,台湾方面期盼此次泳渡活动能扭转金门低迷的两岸氛围,还将安排陆方官员在金门“类踩线”,推进两岸观光开放进度。
今年2月福建渔船在金门翻覆致二人死亡后,大陆海警船开始在金门禁限水域常态化巡查。
报道称,陆委会在审核过程中特别请金门转告福建方面,不要再有无人机侵扰,也希望大陆海警船至少在活动前后别再闯入禁限水域。
据中评社报道,金门县国民党籍立委陈玉珍星期一受访时分析,陆委会此次放行大陆官员是在释出善意,但台湾仍应考虑解除旅行团赴大陆的禁令,这会是更大的善意。她也希望大陆方面正视陆委会的善意。
台湾首艘自造潜舰“海鲲号” 在高雄出坞拟9月海试
台湾首艘自行建造的潜舰“海鲲号”首艘原型舰,星期一在高雄出坞,预计9月会进入海试阶段。
综合台湾《自由时报》和《中国时报》报道,海鲲号潜舰在台船公司干船坞坐墩近五个月后,星期一从注满水的船坞移往已设置好“活动浮台”的91号码头。高雄港务局及港务警察总队当天上午开始实施海域管制,除了有工作人员准备干扰枪驱离无人机侵扰,台湾海军也派出陆战两栖侦搜大队警艇进行水上及水下警戒。
台湾前海军顾问郭玺称,海鲲号原计划今年6月1日出坞,但因最后一道工序装置铅酸电瓶要求的安全系数最高,直到三周至四周之前才安装,加上遇到大雨而延误期程。
另有消息称,美国L3Harris公司的光电潜望镜延迟交货四个月,也是导致海鲲号出坞延误的原因。
郭玺还说,海鲲号去年为了配合9月28日举办下水典礼提早封壳,导致许多工序搞乱,要在狭窄的潜舰内部空间拉管线,花费很多时间。这是延误出坞期程的主因。
台船公司称,海鲲号接下来将进行泊港测试。台湾媒体称,如过程顺利,预计9月会进入海试阶段,测试浮航与潜航。台船公司董事长郑文隆、潜艇国造小组召集人黄曙光也将搭乘海鲲号一同出海下潜,督导动力系统的测试。
郭玺研判,海鲲号最快今年11月底、12月进行发射鱼雷操演,若没有问题就结束海试。然后持续训练一段时间,再成军服役。
中国第二季经济增速弱于预期 分析:须加码提振内需
内需复苏乏力之际,中国第二季经济增长主要来自强劲的制造业活动。图为江苏连云港码头等待出口的汽车。中国第二季经济增速放缓至五个季度来最低的4.7%,比市场预期来得差。分析认为,要确保5%左右的全年增长目标,官方须加码提振内需,带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出通货紧缩阴影。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低于第一季的5.3%,也不及彭博社预测的5%和路透社预测的5.1%,为去年第一季以来最差的表现。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与全年官方目标 一致。但与前一季相比,第二季经济仅增长0.7%,远低于第一季的1.5%。
尽管官方持续出台促消费和稳楼市措施,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依然从5月的3.7%回落至6月的2%,为2022年12月以来最慢。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滑落10.1%,跌幅和首五个月一致。6月新房价格同比跌幅更扩大至4.9%,为九年来最大。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在官方文告中指出,第二季经济增速回落有极端天气、雨涝灾害多发等短期因素影响,也反映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增多,特别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等等。
第二季经济增长主要来自强劲的制造业活动。在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高于市场预期;以美元计价的6月出口额也超预期增长8.6%,增幅连续第三个月扩大。
摩根资产管理环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认为,快于预期的出口增速,为弥补国内供需缺口发挥关键作用,也反映中国制造业生产力和效率的提升。“不过,潜在的地缘政治逆风也凸显了增强国内消费者信心的紧迫性。”
华侨银行亚洲地区研究与策略主管谢栋铭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预计,在出口带动下,中国仍有希望实现全年增长目标。但随着第二季增长放缓,他对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区间从两个月前的5%至5.2%,下调至4.8%至5%。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半年同比仅上涨0.1%,显示整体经济仍未摆脱通缩阴影。谢栋铭认为,通缩持续过久将导致经济主体思维固化,更难走出恶性循环,“当务之急是拉动内需,带动通胀率回升”。
展望下半年,统计局发言人承认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困难挑战依然不少,但称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并指有关部门对这些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第二季经济数据出炉当天,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开幕。国家统计局打破每月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惯例,改为在网络发布经济数据。
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姚树洁受访时研判,深化改革和促进开放依然是本次三中全会的主题,也为推动经济发展、提振市场信心提供指引。“如何让改革产生更好效果,突破经济增长瓶颈,并为特朗普可能再度上台的风险做好准备,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路透社调查的分析师预计,中国将在第三季把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10个基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5个基点。花旗分析师则预计,决策层将在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后推出新一轮房地产支持措施。
不尽人意的经济数据出炉后,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大陆及香港股市应声滑落。沪深京三市逾4300只个股下跌,市场成交低迷。香港恒生指数低开低走,收跌1.52%。
港媒:大陆学生用假学历赴港报读延烧至本科
香港一名女子7月11日在维多利亚港前摆姿势拍照。中国大陆学生涉嫌用假学历报读香港高等院校的事件继续延烧。继30名大陆生被曝使用海外院校假学历报读香港大学硕士班课程后,香港再有大学据报正调查大陆生用海外虚假高中学历报读本科专业。
网媒“香港01”引述消息人士报道,一所香港八大教资会资助的大学,正在调查多名大陆生疑 以虚假海外学历报读本科课程,涉及至少20多人,部分学生目前就读一年级,一些学生原本已获2024年9月的入学资格。
消息人士称,涉事学生持有英语水平考试或外国大学入学试的成绩,但实际水平差,与他们递交的考试成绩不符。在被查问之后,涉事学生承认使用留学中介制造的虚假海外学历,英语水平考试和外国大学入学试也是请人代考。
部分涉事学生使用加拿大高中的取录证明信和推荐信,并有加拿大安大略省学生总成绩表。
该所大学的发言人说,大学十分重视入学申请者的学术诚信,拒绝所有学历造假行为,校方正按既定程序调查,如证实有人提交虚假文件,会即时取消有关申请者的录取资格,并转交执法机构跟进。
有留学中介说,相较于用假学历报读香港院校的硕士课程,用假学历报读本科的操作空间更大,部分留学中介与海外“野鸡”高中合作,滥发成绩单。该中介也称,请人代考并非难事,由于检查证件相对不严格,越南和泰国等地都是热门的代考地点。
在中国大陆的留学教育展上,不少留学中介宣传可以颁发加拿大高中学历,足不出国就能获得安大略省高中毕业学历,即读“网络高中”,就能获得安大略省高中毕业证书。
中国大陆生涉及使用“黑中介”制作的海外虚假学历问题近期引发关注。据端传媒报道,香港大学经管学学院此前公布,院方证实有30名中国大陆生以海外院校假学历入学,推算最终可能查出多达80至100人以同样手法骗取入学资格。
香港警方7月4日确认,两名大陆女子被拘捕,她们涉嫌以虚假文书及向入境处人员作虚假申述。港媒称,这两名女子都是港大学生。